
1基本信息
姓名:王云霞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E-mail:wyx8810@snnu.edu.cn
2 教育经历
[1]2005/09-2008/06,南开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哲学博士。
[2]1998/09-2001/06,陕西师范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哲学硕士。
[3]1994/09-1998/06,太原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学士。
3 工作经历
[1]2009/09-,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2017)。
[2]2001/07-2009/09,天津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破格)。
4 出国经历
北德州大学“环境哲学中心”(CEP)访问学者(2013-2014)。
5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40392),拒绝自然之死:卡洛琳·麦茜特“伙伴伦理”思想研究。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ZX039),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理论维度研究。
[3]陕西社科基金项目(20240208),卡洛琳·麦茜特的人与自然之伙伴关系伦理思想及其中国价值。
[4]西安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22006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正义思想研究。
[5]陕西社科基金项目(2021C004),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正义批判及其中国价值研究。
[6]陕西社科联项目(2016Z039),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7]陕西社科基金项目(14BZX039),基于比较视野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
[8]中央高校专项(09SZYB07),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
[9]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项目(09SZD07),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10]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GERP15-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授课质量与学习效果评价。
6 著作教材
[1]《环境正义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2]《环境问题的社会批判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参著),科学出版社2008。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参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世界科学文化史教程》(参编),科学出版社2010。
7 代表性论文
[1]人与自然成为伙伴是否可能?--试析麦茜特伙伴关系伦理的困境及出路,思想战线2025/1。
[2]纳斯鲍姆的动物正义思想:诠释与批判,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5/1。
[3]唐纳森与金里卡拓展式动物权利论的批判反思,伦理学研究2024/6。
[4]技术民主化之可能与不可能——芬伯格技术民主化思想的缺陷及其补充,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24/4。
[5]人类环境正义建构的中国道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2/1。
[6]附魅、祛魅与返魅:人与自然关系之逻辑演进及其生态启示,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3。
[7]从康德的自然哲学看人类保护自然的理由——兼谈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8。
[8]深生态学与儒家思想的会通及其生态意义,齐鲁学刊2019/4。
[9]“环境正义”考辨,南通大学学报2019/4。
[10]分配、承认、参与和能力:环境正义的四重维度,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4。
[11]环境正义的分配范式及其超越,思想战线2016/3。
[12]环境正义中的女性:另类的生态女性主义运动,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2。
[13]环境正义与环境主义:绿色运动中的冲突与融合,南开学报2015/2。
[14]生态主题的现实转换与生态哲学的社会学向度,人文杂志2015/10。
[15]卡伦·沃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2。
[16]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之比较及启示,思想战线2012/6。
[17]生态女性主义与深生态学:绿色阵营内部的对话与纷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4。
[18]马尔库塞的生态危机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1/1。
[19]深层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思想异同之比较,南开学报2010/6。
[20]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思想看技术与环境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6。
[21]佩珀的生态学思想及对环境伦理学的启示,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4。
[22]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与出路——来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南开学报2009/4。
[23]科学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新探,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4。
[24]试论库恩科学史观,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2。
[25]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吗?——对环境伦理学理论基础的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6]内在价值与生态危机的根源,宁夏社会科学2006/4。
8 主讲课程
[1]科学技术哲学
[2]科技哲学名著导读
[3]环境哲学专题研究
[4]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
9 表彰奖励
[1]2024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2013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3]2008天津大学教书育人“优秀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