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师生党团支部赴宝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6 16:09 | 阅读次数:

10月15日,哲学学院党委组织40余名师生党员赴宝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晔、副院长关海强、办公室主任兰欢、行政秘书丁琳随队参加了学习。

庄严肃穆寄哀思,重温誓词忆初心

师生首先前往扶眉战役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关海强和研究生党员代表李泽宇敬献了花篮,研究生党员代表郭宏彦带领党员师生重温了入党誓词。

览史料观战役历程,听事迹感先烈精神

悼念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展厅。展厅内,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一个个生动还原战役场景的雕塑与模型,全景式展现了扶眉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讲解员结合丰富的史料,详细讲述了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英雄事迹,讲述了先烈们为实现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老师和同学们不时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轻声交流感悟,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传承红色精神强担当,结合时代精神践使命

参观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现场聆听了党课。讲解员以扶眉战役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为切入点,围绕“传承红色精神、践行时代使命”主题,带领师生重温革命历史,解读革命烈士身上蕴含的忠诚、坚韧、奉献等精神内涵,号召全体师生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服务师生群众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探张载祠悟大儒风骨,谈家国情怀续初心薪火

下午4时许,师生们前往张载祠参观学习。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古朴庄重的张载祠,学习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了解张载毕生践行大儒担当的生平事迹。

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将革命传统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以扶眉战役的革命精神淬炼坚定信仰,借“横渠四句”的先贤智慧厚植家国情怀。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从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与儒家先贤的担当精神中汲取力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进一步前行的动力,让红色基因与文化薪火在新时代持续传递、生生不息。

学习体会(部分)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与英烈的缅怀,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与精神的洗礼。扶眉战役所彰显的,是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坚定信念、英勇奋斗、            

无畏牺牲的崇高精神,这种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启示我们:胜利源于信念与奉献,而非机遇恩赐。

——哲学学院宗教研究中心党支部2023级宗教学博士研究生马维


我们将把这份深切的缅怀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哲学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2025级硕士研究生李牧晗


我们站在先辈们铺就的道路上,当以他们为灯塔,传承其精神。于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的路。不负韶华,不负使命。

——哲学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2025级硕士研究生李梦婷


站在烈士铜像前,我更深刻理解了“中共党员”这一身份的重量。从前觉得“初心”是抽象的承诺,如今明白它是前辈们“不怕牺牲”的决绝,也是我们当代青年“不负时代”的行动。未来在社会学学习中,我会带着这份感动,更深入地关注基层民生;在支部工作中,以烈士为榜样,主动承担责任、服务同学。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定会接过这份精神接力棒,用青春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英雄故事”。

——哲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2023级本科生王渝涵